第一卷 初入旅途 第九章 第一步计划-《诸天万界求道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开门见山,这倒不是王大管事沉不住气。而是在来之前,这位王大管事已经请示过今日出巡丁香阁的花满楼三总管,即小仙姑身边的侍女田依芝。这位三总管的原话就是,“若是真迹,哪怕多付出一些代价也要拿下。”

    心里有底的王大管事,自然是以确保安稳,拿下这幅目前不知真假的画为主,就目前的判断来讲,画还尚未肯定真假,但是赵子午此人应该是没问题。

    赵子午见王大管事已经出口询问,自是很上道,演技大爆发,当即倒满一杯酒饮尽,一幅苦脸的说道:“也不瞒王老哥,确实是如此,弟弟我真是无路可走了,所以还请王老哥帮帮忙。这是家里祖传的名画,还请王老哥给品鉴品鉴。”说着赵子午拿出用布料包裹着的木盒,递向了王大管事。

    赵子午自是知道,王大管事如此客气的原因就在手上的这幅名画,若是此画是假,王大管事即使是不立刻翻脸不认人,也再无此刻这种独处的机会了。好在此次的底牌根本就不是画,而是“肥皂”。

    王大管事事小心翼翼的接过木盒。自王大管事进门起,眼睛早已盯上了用布料包裹着的木盒。毕竟此行若能成功,自己必然会在小仙姑那里记上一功,虽然自己是丁香阁的大管事,可同样的大管事,除了花满楼还有其他阁的二十三位,而甫城不过是一中等城市。要知道自小仙姑前两年来了以后,甫城的百香街的格局就变了,管理模式也是变成了以小仙姑为尊,故而百香街的大管事谁都知道,小仙姑必然是贵人,贵不可言的贵人,此等人物必不会在甫城待很久,若是抓住此次机遇,今后必将挪一挪现在的位置,毕竟自己最近也是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。

    从赵子午拿出木盒的一刻起,王大管事的眼神就变得炽热。无他,此木盒用的必是三百年以上的青龙木制成,此木的价值自王朝建立起,其未成品价值比黄金还高,若是制成玩物,价值更是不言而喻。而此木盒竟是用百年的青龙木制成木盒,真可谓是暴殄天物,要知道王大管事自己房间里就有重金购得的青龙木把玩,是由二百多年青龙木制成的,形状是小孩巴掌大小的葫芦模样,其色泽纹理都不如眼前的木盒好,故而王大管事一眼就认出此木盒的材质。

    王大管事情不自禁的站起,小心翼翼的接过木盒放在桌上,轻轻用手抚摸着木盒的纹理。木盒虽是在地下掩埋,不过好在当初高家祖上也是考虑到会被土水之气侵蚀,故而又用了丝绸和铁质的箱子进行了三层保护,使得木盒和画都完整的保留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坎坎伐檀兮,置之河之干兮。”

    王大管事忍不住吟唱起来。传说在古时候的时期,高大的青龙木成群成片,古人们砍伐青龙木,伐树的铮铮之声日日不止,古人把伐倒的青龙木放在河边堆起来。古人建立部落,与大自然挣命,与野兽搏斗,不怕牺牲,自强不息的精神,这才使得人族文明得以延续。

    一旁的赵子午趁着王大管事感慨的时机,把桌面的东西清理干净。

    看着王大管事还在感慨,赵子午不由有些嘀咕。赵子午自是不知这木盒的价值,在他看来,即使是木盒里的画,不如换成房子,土地。

    “王老哥,不如咱们先看看画?”

    在赵子午的提醒下,大管事也是恍惚回了神。

    “赏画赏画,让子午老弟看笑话了。”此时的王大管事已经很确信里边的画必是真品,能以青龙木为木盒的,必是六大家的名画才配得上,就是不知是六大家的哪一家。

    小心翼翼的取出画,画是横幅。由于桌子大小,只能在桌子上铺开一半,即使如此,这位王大管事已经是欣喜若狂,激动地脸色发红吐不出一字。

    齐纸,必是二百年前的特供齐纸。韧而能润、纹理纯净,即使二百多年过去了,纸张色泽免不了发生了变化,但是其纸张的韧性良好,纹理清晰。

    顾不得看画的内容,王大管事缓缓摊开后半部分,在后边看到了“吾谋适不用,勿谓知音稀”十字箴言,以及“陆黔”二字,也就是陆居士的本名。还有三个收藏钤印,其中一个钤印为“高松之”,想必就是高盛的祖上。

    “真品,真品。山泉飞泻、林木葱郁、宁静清幽,山水相合,独居悠悠然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